創辦人的佛牌故事:走過新手期,更懂如何讓你安心請供佛牌

2025-08-25

發布者:祈光QiGLOW 創辦人 Rex

我是祈光QiGLOW創辦人Rex。或許和你想像的不同,我並不是佛牌的資深收藏家。幾年前,我第一次在泰國與佛牌相遇,那次經歷帶給我深深的震撼與啟發,但在一開始認識佛牌時同時也有些許疑惑。正因為走過那段新手期,我更明白初次接觸佛牌的人,真正需要的是什麼,希望透過分享我與佛牌相遇的故事,能陪伴你在供請佛牌時,少一點不安,多一份安心。

而這也是祈光QiGLOW創立的初心。

  創辦人與佛牌的故事示意圖
在泰國的旅程,開啟了與佛牌的緣分。

契機:與佛牌的第一次相遇

我第一次接觸佛牌,是在泰國曼谷旅行上,我去參觀了著名的鄭王廟、水門寺、臥佛寺,寺廟內鮮豔色彩與虔誠氛圍讓我著迷。而泰國當地人胸前配戴著的小巧佛像,更引起我的好奇。

對從小在台灣廟宇文化下長大的我來說,去寺廟請護身符、發財金來獲得佛祖庇佑並不陌生,但「把佛像掛在胸前」讓我覺得格外新鮮,然而,關於泰國佛教,我既有印象其實十分片段。除了知道台灣有一些四面佛寺廟之外,更多的是來自新聞——像古曼童、屍油這些帶著神祕甚至詭譎色彩的故事。這些零碎的印象,讓我在好奇之餘,也難免多了一份疑慮與不安。

緣分:走進佛牌市場的改變時刻

帶著既好奇又忐忑的心情,我走進了曼谷著名的佛牌市場。滿街佛牌琳瑯滿目,有的隨意擺放如同地攤,有的則陳列在玻璃櫥窗裡如同精品,價格從幾十銖到數十萬銖不等,讓人眼花撩亂,我在佛牌市場裡面繞了一圈又一圈,在迷惘中想著自己是不是該轉身離開。

就在此時,一家藏在深處卻燈光明亮的小店,吸引了我的目光。我不由自主地走近櫃檯,看見一對樸實的老闆夫妻,這份氣質讓我覺得親切。他們不會說中文、英文,而我也不會說泰文,但我們卻用手機翻譯相談了將近兩個小時。他們耐心地告訴我:市面上的佛牌其實分成不同層次,有些是大量製作的商業牌,價格雖低卻沒有信仰的重量;而如果真心想要供請一枚佛牌,可以挑選來自正廟、由僧侶誦經加持的佛牌——也就是所謂的「開光牌」。

說著,老闆打開盒子,拿出幾枚開光牌,細心解釋每一尊佛像的意義,甚至提供了連開光法會的時間、主持的高僧資訊。那一刻,我非常驚訝。面對一個外國觀光客,他們可以選擇賣我一個低成本卻高利潤的商品。但他的那份誠懇,讓我跳脫了買賣,感受到一種真實的安心。那天我也供請了人生的第一尊佛牌——成功佛。

信念:想把這份安心傳遞給更多人

從佛牌市場離開的路上,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。原本帶著疑慮與戒心走進市場,卻因為老闆夫妻的耐心與真誠,讓我產生巨大的信任感。

我忽然明白,對一個初次接觸佛牌的新手來說,最需要的其實不是昂貴華麗的收藏,也不是各種靈驗的傳說,而是一份「能安心供請」的保證。那一刻,我內心有了一個念頭:如果能把我體驗到的真誠與安心,帶回台灣,分享給和我一樣對佛牌心生嚮往,但又因不熟悉而卻步的人,該有多好。

回想自己剛接觸佛牌時,心裡也曾被新聞裡的陰牌、巨大的價格差異、各種禁忌感到擔憂,近而遠之,但當我走進寺廟,看見佛牌自然融入泰國人的日常生活,再加上在佛牌市場遇見的緣分,我明白了背後的信仰、文化與力量可以如此的純粹和強大。「希望能讓更多人真正認識佛牌」的想法,逐漸成為創立祈光的動力。

祈光:用安心的佛牌,牽起信念與力量

在這份信念的牽引下,我與兩位志同道合的夥伴踏上了這趟旅程。我們希望做的,不是把佛牌神祕化,而是讓更多人能夠安心地理解與認識佛牌。

因此,在祈光QiGLOW,我們堅持只供請來自泰國正廟,由僧侶親自誦經開光的佛牌,並將每一枚佛牌的履歷完整公開。從開光時間、舉行法會的寺廟,到主持的高僧法師,我們都如實記錄,讓每一位供請者都能清楚知道來源。

我們知道,不論你正處於人生的低谷,或正迎來轉捩點,我們供請佛牌,是想祈求能有多一份助力,陪伴自己走過人生的重要時刻。而我想讓你相信的是,你本身就擁有強大的力量去克服所有遭遇的困難和挑戰,佛牌,是讓你在不安時多一份勇氣,在迷惘時多一份方向,在順風時多一份謙卑,在逆境時多一份堅定。

祈光希望帶給你的是,讓你能全然安心的地把信任交給佛牌,把信念交給自己,把力量專注在前方的路上。

謝謝看完故事的你,或許,這就你與佛牌產生緣分的時刻。

而祈光,也願成為陪伴你走下去的一份光。

聯絡我們
  • -
  • ※ 當此商品補貨時會自動通知您
購物車
您的購物車是空的
  • {{ item.option_sort }}
    {{ item.quantity }}
    {{ item.price }}
    已下架